
导 语
雅各在短短的几节经文里,突然间从肉身的疾病转向谈论罪的问题;从向教会长老寻求帮助,又讲到彼此和好与代求。为什么把这么多概念和关系,扯在一起讲呢?
雅各书 第37讲
彼此代求
文|张成牧师
1、 第5章的主旨——围绕罪
今天我们会一起来看雅各书5章14-16节。
在我们还没有进入谈论这段经文的细节之前,我想跟大家先谈一谈第5章的主题。
昨天我已经向大家指出,使徒雅各在第5章所关心的是罪的问题。他所关注的是如何处理教会里的罪。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第13-20节看得很清楚。
雅各书 5:13-20
13 你们中间有受苦的呢,他就该祷告;有喜乐的呢,他就该歌颂。
14 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
15 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16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17 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他恳切祷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个月不下在地上。
18 他又祷告,天就降下雨来,地也生出土产。
19 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
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比如说,在第15节他谈到一个人的罪如何能够得赦免——就是透过向教会的牧者承认自己的罪。
在第16节雅各跟着就谈到彼此认罪。这一点是跟第15节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向教会的牧者承认我们的罪后,我们也当向我们所得罪的弟兄认错。只有透过彼此的饶恕和接纳,彼此的在主的面前代求,这个罪的问题才能够处理得妥善。
或者我们也可以一起来读第17-18节。
为什么雅各突然间谈到先知以利亚呢?先知以利亚跟前文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是否知道先知以利亚的生平事迹呢?
如果你熟悉圣经的话,你就知道在先知以利亚的年代,以色列人是陷在各式各样的罪中。神透过以利亚先知使以色列民回转,使他们从拜巴力归向敬拜雅伟。
在雅各书5章的19-20节,使徒雅各谈到使一个罪人回转,就是救他的灵魂不死,并且还可以遮盖许多的罪。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使徒雅各所关注的是教会里的罪。
其实在第5章的前半章,我们也能够看到雅各对教会里头罪的关注。他提醒我们不要受钱财的迷惑,他也提醒弟兄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神的审判。
在第11节他又提醒我们不要起誓,要以诚实相待,免得我们落在神的审判之下。
上一次我也向大家指出,第13节其实就是胜过罪的秘诀,在受苦中我们要常常祷告,不要因为受苦使我们的口和心犯罪,不要像约伯的妻子因受苦而诅咒神。同样的,当我们在顺境中,我们也要歌颂神,不要忘记神的恩典,免得我们的心离弃了他。
2、从罪的角度看祷告医病
正因为使徒雅各关注的是罪的问题,我们也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第14-15节所谈到的祷告医病。
我在上一次的雅各书查考里已经让大家看到,圣经没有强调凡是疾病我们都寻求祷告医治;相反的,在圣经里我们也看到一些神的仆人也患了病,神甚至透过疾病去帮助他的仆人更深地认识他。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误会了使徒雅各的意思,以为当我们患了病便马上找教会的长老祷告医治。雅各所关注的不是疾病的问题,他所关心的是教会里头罪的问题。
早期教会的使徒们都知道,神有时候会借着病来提醒基督徒的罪。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哥林多前书11章29-30节。
哥林多前书 11:29-30
29 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30 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原文是睡)的也不少。
其实神是非常怜悯教会的,他透过一些肉体上的管教来提醒我们的过犯。这也是神对他儿女的爱的具体表达。
我相信每一个跟从主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学习。有时候他会透过疾病,有时候他会透过周围发生的事情来帮助我们思想神的旨意是什么。
我还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弟兄给了我一本全新的圣经。那是一本非常好的圣经。那位弟兄要我留意一下,看看哪一个传道人有需要,可以送给他。
当时我手上所拥有的圣经,跟他给我的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我手上的圣经是旧的。当时我心里面就起了一个贪念。我心里想,反正他是要送给人的,我就干脆把新的留下给自己用,把旧的送给另外一个传道人。
当我做完这件事情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一连几天都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发生也有一点莫名其妙。起初我也不留意,但事情多了,我就开始觉得有点奇怪。
我便安静在主的面前去求问主的意思。后来主提醒了我关于那本圣经的事。最后,我就赶快地悔改并且处理了这件事情。
同样的,对某些犯了罪的基督徒,神会选择用疾病的方法来管教他们。
所以我们也当留心观察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看看背后是否有主的信息要传达给我们。我深信,每件临到我们身上不寻常的事情都不会是偶然的。
但是在这里我也要强调,不是凡是疾病都是罪引起的,这一点我们也要小心。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常常对神抱着一个开放受教的心,好让神能够提醒我们。
现在你或许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使徒雅各吩咐那些身体有软弱的基督徒,要他们去请教会的长老来为他们祷告。
雅各是在鼓励他们保持一个开放的心,去向教会的长老承认他们的过犯,好让教会的长老也能够帮助他们分辨这病是否出于神的管教。
当然,作为教会的长老,他们也必然会按照神的心意为他祷告。所以使徒雅各在第15节也加上了一句话:“如果他犯了罪,他的罪也必蒙赦免”。
一个人的罪怎样才能够被赦免呢?首先这个人必须认罪悔改。但是,我们又如何看到这个人已经认罪悔改了呢?就是从他肯主动地去找教会的长老来为他祷告,承认他自己的过犯。如果他真的犯了罪,他的病很有可能是因罪引起的,是神给予他的管教。
我希望大家能够清楚掌握我上面所说的内容,否则的话,你就会完全误解第14节的意思。你会以为凡是有病的基督徒都当找传道人来祷告医治,如果病没有医治好,就是传道人没有信心。
你看,如果你没有掌握圣经的精意,你往往会违反它背后的精神。试想一想,如果每一个基督徒病了都可以找教会的长老祷告,而且肯定可以得到医治,那么基督徒不就是永远不死了吗?
3、向神认罪和彼此认罪
雅各书 5:14-16
14 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
15 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16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当你明白我前面的解释后,你便明白第16节跟第14、15节的关系。
为什么在第16节,使徒雅各突然间谈到彼此认罪,互相代求呢?更奇怪的是,他也谈到得医治。
他突然间从肉身的疾病转向谈论罪的问题。从肉身的医治,转而谈罪的医治,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雅各所关注的不是祷告医病的问题,雅各所关注的是罪的问题。当一个基督徒向长老承认了他自己的过犯,而且他的病的确是因犯罪而引起的,那么,当长老为他祷告之后,他的罪必然会蒙神的赦免,他的病也必然会好了,因为神对他的管教已经收到了他的果效。
但是,单单找教会的牧者承认我们的罪,这一点还是不足够的。因为所有的罪都是跟邻舍有关系的,没有邻舍,我们就不可能犯罪。
正因为如此,雅各在第16节也吩咐犯了罪的基督徒必须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意思是,他们必须在神的面前重新和好。这样他们的罪才会真正的蒙神的赦免。
可能你会问:我们向神承认我们的过犯不是已经足够了吗?第15节不是说我们的罪必蒙赦免吗?为什么我们还得向那些我们得罪过的人认罪呢?
这种的心理正是基督徒普遍的通病。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罪是跟邻舍分不开的。同样的,我们跟神的关系也是跟邻舍分不开的。
当我们得罪了弟兄,我们也得罪了神,因为我们违背了他爱人如己的命令。当我们向神承认我们过犯时,不错,神会赦免我们,但是这个赦免是有条件的,就是你也当向你的弟兄承认你的过犯。
很多基督徒犯的毛病就在这里。他们以为认罪悔改是很容易的事情,我犯了罪,我只要向神承认就是了,我不需要向人承认。
他们其实不明白如果他们不向邻舍认罪,他们也不会得到神的赦免。所以第15-16节可以说是一个平行的经文,向神认罪,和彼此认罪都是必须同时间进行的。
4、福音书中彼此和好的教导
让我们一起来看马太福音5章23-26节。
马太福音 5:23-26
23 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
24 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25 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
26 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主耶稣在这里说到,当你献祭的时候,如果想起弟兄向你怀怨,你当主动地与他和好,然后才来献祭。如果你不主动地去跟弟兄和好,你所献的祭是不会被神接纳的。
可能这个人献的正是一个赎罪祭,正因为他知道他得罪了弟兄。但是主耶稣在这里提醒我们,单单献祭是不足够的,我们也当主动地先跟弟兄和好。
如果你不跟你的弟兄和好,你也将不会得到赦免。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在第15节谈到审判官的用意。我想这个例子是再明显不过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马可福音11章24-26节。
马可福音 11:24-26
24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甚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26 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主耶稣在这里教导我们关于祷告的功课。主耶稣答应我们,如果我们凭信心向神祷告,他必然会应允我们的祷告。
主耶稣在这里也提醒我们,如果你祷告的时候,想起有人得罪你,你必须饶恕他的过犯。如果你饶恕他的过犯,神也必然会饶恕你的过犯。
这再一次证明我刚才所说的,认罪悔改不只是向神承认便足够了,我们必须主动地在神面前跟弟兄和好,这样双方的罪才会蒙赦免。
当然,有时候,条件不允许,或者对方不肯接纳我们的道歉,或者我们没有机会向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和好,或者向我们得罪的人认错,那么我们只好凭信心把这件事情交托给神。只要我们心里面不要怀恨得罪我们的人,我们也不再重蹈覆辙得罪人,神必然会以公义待我们,他知道我们的心,他必然会饶恕我们的过犯。
相反的,如果我们以前只是草草地处理我们所犯的罪,并没有向我们得罪过的人认错,或者心里没有饶恕得罪我们的人,当我们现在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要尽快地按着神的心意去处理,好让我们在神的面前常常有一颗无愧的良心。
我希望透过以上的解释能够帮助大家更清楚悔改的具体步骤。悔改不只是向神表示懊悔那么简单。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在神的面前痛哭流泪,这便证明我们已经悔改了。不是的,神要看的是我们悔改的行动,那才是最重要的。
5、彼此认罪互相代求,是行神的义
雅各书 5:16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让我们回到雅各书5章16节,我们一起来看第16节的最后一句话。这里说到:“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这里说的义人是指谁呢?什么样的人在神的面前会被他看为是义人呢?
简单来说:一个公义的人就是那些遵行主的话的人。他是一个与神、与人和睦的人。
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向神认罪悔改,也彼此认罪代求时,其实我们就是在遵行神的旨意呢?
我们跟神的关系也因着我们的顺服得以重新和好。而神也会因着我们对他的顺服垂听我们的祷告,使我们彼此的关系得到医治。
这是主给我们的应许。我们必须有这个信心,不要害怕人怎么样看我们,也不要害怕因为要向人承认自己的罪使我们的自尊心受损害。
让我们凭信心去顺服主的话,他必然会回应我们,他必然会垂听我们的祷告。如果我们想常常住在神丰富的恩典中,我们必须快快地彼此认罪,互相代求。这样我们便是行在神的旨意中。只有那些行在神的旨意中的人,才能够经历神所赐的平安。
下一次我们会更详细来看雅各书5章17-18节。
雅各书 5:17-18
17 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他恳切祷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个月不下在地上。
18 他又祷告,天就降下雨来,地也生出土产。
雅各为什么在第17节谈到先知以利亚呢?他在这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他在第16节谈到义人的祷告是有能力的,跟着在第17节他就谈到以利亚祷告的能力。很明显的,雅各是要我们效法先知以利亚的榜样。
在17-18节雅各提到了两个以利亚透过祷告所行的神迹。
结束语
为什么以利亚有这么特殊的能力呢?可能你会说:因为他是一个义人。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经历这一种能力呢?如果我们不可能像以利亚一样,为什么使徒雅各要用一个遥不可及的例子来叫我们效法呢?我们下一次会详细地来探讨这些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