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雅各说,“不可起誓”,但是旧约里神无数次起誓呢,新约里也说到当时的犹太人有各种各样的起誓。雅各是后来人,他说的话是不是并非完全正确?

雅各书 第35讲

不要起誓

文|张成牧师

 

1、读圣经的两种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到主的面前去思想他的话语。求主透过雅各书的内容来帮助我们更加地明白他的心意。

 

明白神的旨意是非常的重要,只有当我们正确地明白神的旨意时,我们才知道如何行在神的旨意中。当我们明白神的旨意又去遵行时,我们就是一个有福的人了。这也是我们查考雅各书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有福的人

 

今天我们会一起来看雅各书5章12节。

 

雅各书 5:12 我的弟兄们,最要紧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也不可指着地起誓,无论何誓都不可起。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

 

雅各在这里叫我们不要起誓。很明显地,雅各这一番话是源自主耶稣的登山宝训。如果你对圣经不太熟悉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来看马太福音5章33-37节。

 

马太福音 5:33-37

33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

34 只是我告诉你们,甚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

35 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36 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

37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或译:就是从恶里出来的)。

 

这里我们又再一次证实,雅各的教导都是以主耶稣的教导为基础,特别是登山宝训。

 

在我还没有开始讲解雅各书5章12节之前,我想跟大家谈一谈有关读圣经的原则。

 

基本上,我们有两种方法去读圣经。第一种方法就是按着圣经的字眼去理解它

 

比如说:雅各书5章12节叫我们不要起誓,那么我们的结论就是从今天开始,我们什么誓也不要起,这样我们就不会落在神的审判之下。这样我们今天晚上的雅各书查考就可以在这里结束。因为第12节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谈了。

 

第二种的读经方法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必须更深入地去明白圣经字眼背后的精神

 

比如说:雅各书5章12节叫我们不要起誓,那么我们就要思想为什么圣经不让我们起誓?是不是凡是不起誓就已经成全了神的旨意呢?为什么有些圣经里的属灵前辈们又可以起誓呢?

 

这种读经的方法难度相当高。这种的读经法很多时候会给人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结论。当你明白字眼背后的精神后,你的结论可能跟字眼的意思刚刚相反。等一下我将会用雅各书5章12节来作为示范。

 

很明显地,圣经是要我们用第二种的方法去读神的话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3章告诉我们:字句会叫人死的,只有精义才会叫人活。意思说:如果我们按着圣经的表面字眼去明白它,我们是不会得到生命的。

 

同样地,主耶稣也提醒我们,他的话语是灵和生命。主的话不是一些的字句或者头脑的知识,他的话语是带有生命的。我们能否从圣经的话中得到生命,就在乎我们能否领受话语里头的灵意。

 

2、按字句理解圣经的尴尬

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雅各书5章12节的意思呢?

 

很多基督徒会从字眼的表面去理解它,于是他们就凡事都不起誓。他们认为只要他们不起誓,他们就不会落入神的审判中。

 

我不知道那些从国内移民到国外的基督徒是如何应用这一节的经文。当你要申请成为另外一个国家的公民,特别是北美洲的国家,你都必须在法院,在众人面前宣誓效忠于那国家才能正式获得那个国家的国籍。

 

我不知道那些申请移民到国外的基督徒会不会坚持不起誓呢。如果他们为了选择成为另外一个国家的公民,而在法院公开宣誓,这是不是说他们已经被神定罪了呢?

 

让我再举一个更实际的例子。比如说:有一天你在路上行走时,你看到一个坏人抢劫一个老太太,并且把她打死了。当时你是唯一的现场证人。当公安局要求有目击证人帮助他们破案,你是否会挺身而出呢?

 

如果你要出面指证那个坏人,你就必须在法院里公开宣誓表明你的一切供词都是完全正确和诚实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会否选择出庭作证,还是不作证呢?

 

我举这一个例子,可能不适用于中国。我不知道在国内当一个人在法院里作证人是否需要宣誓,我猜可能不需要,因为对一个无神论的国家来说,宣誓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在很多的国家,法院是有这样的规定和要求的。

 

遇到这种的情况时,你认为一个基督徒是否应该出庭作证呢?如果你不出庭作证,这样恶人便逍遥法外。如果你选择出庭作证,你就必须在众人面前公开宣誓。你该如何作决定呢?

 

如果有一个基督徒选择出庭作证,并且在法院公开宣誓。这是不是说这位基督徒就已经被神定罪呢?因为他已经明明违背了主耶稣的教导。

 

3、神和耶稣不以身作则?

让我们一起来看马太福音26章63-64节。

 

马太福音 26:63-64

63 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

64 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这里我们看到大祭司要求耶稣起誓回答众人到底他是不是神的儿子。耶稣就按照大祭司的要求在众人面前起誓回答大祭司的问题。

 

可能你会说:主耶稣并没有说他是在起誓啊?但是,主的回答是因着大祭司的要求来回答他的。大祭司要求他指着永生神起誓,回答他到底他是不是基督。主耶稣毫不犹疑地按着他的要求回答了他。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的是,神是经常起誓的神。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路加福音1章73节,那里说到神向以色列人的祖宗亚伯拉罕起誓。

 

路加福音 1:73 就是他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

 

我们在旧约里经常看到神向人起誓。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神不让我们起誓,但是他自己却是经常起誓,这是什么样的道理呢?为什么神不以身作则呢?

 

4、无须发誓,句句都可靠

让我们再仔细地思考一下雅各书5章12节的意思。

 

雅各书 5:12 我的弟兄们,最要紧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也不可指着地起誓,无论何誓都不可起。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

 

雅各书在第12节的最后一句说到:“免得我们落在审判下”。

 

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不是说:发誓会使我们落在审判下呢?

 

如果你仔细地看这节经文,你就会发觉到它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落在审判下是因为我们起誓。是什么原因会使我们落在神的审判下呢?就是当我们的是,变成不是,我们的不是变成是。意思是说:当我们发誓,但是却没有履行我们的诺言,我们将会落在神的审判下

 

中文圣经的翻译不是很明显,中文圣经第12节说到的“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按原文的意思应该是:“是是,不是不是”。

 

你说,这有什么特别呢?按着犹太人的风俗,将“是”重复两次或者将“不是”重复两次,就是一种的发誓。这一点大家必须要留意。

 

到底12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使徒雅各想说的就是,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的每一句话应当像发誓那样地真实可靠。作为一个信耶稣的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必须是诚实可靠的。

 

我们不要像那些不信主的人必须用发誓来保证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像在神面前说的,都是绝对的诚实可靠的。所以我们的每一句话,应该是“是”,不是“不是”。就好像在神面前发过誓所说的一样。

 

5、两种起誓

为了帮助大家明白为什么使徒雅各这么关心起誓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犹太人的社会中,他们把起誓分成了两大类,有一种的起誓是绝对不能更改的,就是指着神所起的誓。这种的誓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另外的一种就是不是指着神起的誓,那是可以更改的。于是,他们就创出了各式各样的名堂的起誓。比如说:指着天,指着地,指着耶路撒冷,指着自己的头来起誓。既然这些五花八门的起誓都不是指着神所起的誓,所以他们就可以随意更改向人所许下的承诺。

 

马太福音 23:16-22

16 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

17 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

18 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

19 你们这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

20 所以,人指着坛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

21 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

22 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一起来看马太福音23章16-22节。这是当时社会非常流行的一个坏风气。这明显是出于人的诡诈和不诚实。正因为如此,主耶稣才那么严厉地责备那些犹太人。

 

6、心口一致,即使吃亏也不更改

我希望大家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你千万不要以为:只要你不起誓你就不会落在神的审判中。圣经的教导绝对不是那么肤浅。神要求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起誓那样的诚实可靠。

 

比如说,你约了朋友明天早上九点钟见面,你会守诺言吗?你会不会想,我没有发誓明天早上九点钟一定会见他的面,所以我明天早上可以睡迟一点,10点钟才去见他吧。你认为你这样的态度合乎神的心意吗?

 

我以前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我约了人见面,但是每当我遇到一些不方便的时候,我便会更改约会的时间。更改约会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一切都是按照我自己的方便来更改的。我说的“是”,变成了“不是”,我并没有按照我的话去遵行。

 

让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向朋友借了一样东西,你答应明天就还给他。你会不会看自己所说过的话好像起誓一样地有效呢?还是你心里会想:我并没有发誓一定会还给他,所以我不需要严格地遵守我所说过的话。

 

你是否有这一种的心态,以为发过誓所说的话是必须遵守的,而平常说过的话是可以随意更改的?例如:我们对孩子的说话的态度是言出必行,还是信口开河呢?

 

你开始看到问题的根本是什么吗?在我们心里面经常有两种的标准,如果我向人发誓,我一定会遵守,如果我不是透过发誓答应别人,那我就不一定要遵守,这样的想法对吗?

 

诗篇 15:4 他眼中藐视匪类,却尊重那敬畏雅伟的人。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

 

让我们一起来看诗篇15章4节。这里说到那些敬畏雅伟的人,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

 

圣经所关心的不是发誓,或者不发誓的问题。圣经所关心的是我们的为人是否正直,是否敬畏神。一个敬畏神的人,他会意识到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神的面前说的,他会按着他所说的话去遵行。这样的人你不需要他起誓答应你什么,你可以信任他,因为你知道他是敬畏神的人,他的话是绝对可靠的。

 

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是不敬畏神的,不管他起多少誓,他都不会遵行。他只会按着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来选择遵行他所承诺的。这就是今天社会的问题,在国内,不论你跟人签了多少的合约,你还是不会放心的。因为你知道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什么合同、条约,都不会起什么约束的果效,因为人心里都不敬畏神。

 

让我在这里作一个总结:雅各书5章12节是要教导每一个基督徒做一个心口一致的人。既然我们是神的儿女,是神的选民,是光明之子,那么我们向人说的每一句话,都应当像在神面前起誓所说的一样。我们的话必须是绝对的真诚。

 

雅各在这里是提醒弟兄们当以诚实彼此相待。我们不要像不信神的人那样以诡诈彼此相待。

 

我们如何能够做一个心口一致的人呢?正如诗篇15篇提醒我们,除非我们每天学习以敬畏神作为我们生活的准则。我们不再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而是以爱人如己为准则

 

如果你立志这样做,你可能你会吃很多的亏,就如诗篇15章4节所说的。但是你会成为一个神所悦纳的人,就是那种可以登雅伟的山,可以居住在神帐幕里的人

 

7、到底可以发誓吗?

最后你可能会问:张老师,你说了半天,到底我们是否可以起誓呢?

 

正如我刚才开始的时候说到:圣经不是要我们遵守律法,圣经要我们遵行律法的精神

 

雅各书5章12节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要我们做一个心里诚实,行为正直的人。只有这一种的基督徒才不用害怕神的审判。如果我们是一个心里正直的人,我们的话也必然是诚实无伪的。

 

既然我们每一句话都跟起誓一样地诚实可靠,如果真的情况有需要,我们为什么不敢起誓呢?

 

但是我们不要像世人一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随意起誓。

 

 

结束语

如果是为了别人的利益和好处,或者是在一些国家法律的要求下,正如我刚才所举的例子一样,只要是合乎爱人如己的原则,你当然可以起誓,因为你知道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你的良心,是在神面前说的,是诚实可靠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