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认识-追求神

Sarah

马太福音13:章45-46节:

 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

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耶稣讲的这个比喻是关于一个商人寻找好珠子的。而我自己过往的经历正是如此,也在寻找好珠子。

-1-

寻找,遇见

借着不同的人,他们告诉我有一位神

我大概八、九岁时住在孤儿院。有人来孤儿院向我们传福音,他们跟我们一起过圣诞节,他们说,有一位神,这位神爱你。我心里的第一个反应是:如果有神的话,为什么神没有看到孤儿院里面那么多困苦的孤儿?如果神看到的话,他不可能不理会吧?所以当听到他们这样讲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抗拒。但尽管如此,过后我继续想这个问题:真的有神吗?

大多数人会觉得小孩子都比较单纯,不会想这么多,但是我那个时候会想很多,可能是因为我所处的环境特殊。孤儿院里每天都有婴儿死亡,有的病死,有的因为来不及医治而死亡。看到这些事我就会想这个问题:真的有神吗?我挑战神,向他祷告。当我越来越明白神的话语时,之前的那个问题好像有了答案,我看到其实并不是神没看到,神不理不睬,而是很多时候因为人犯罪,做出一些自私的事情,令到很多婴孩被丢弃,比如当时的人只要男孩,不要女孩,生下女孩就丢弃。这些并不是神没看到,而是人的自私使这个世界冷酷无情。我慢慢明白,神其实很爱每一个人,只是当我们仅仅关注自己的时候,就觉得神不存在。

他们在圣诞节讲到耶稣,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耶稣钉十字架,他们没有讲耶稣降生在马槽里,反而是讲耶稣为了人的缘故被钉在十字架上。我就想,我跟他都不认识,他还为我死,好像也蛮感动的。在他们这些分享当中我看到神的美善。

雅各书1章17节: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各样美善的恩赐,都是从神而来的。但人为什么看不到神的美善?当人都犯了罪的时候,就看不到神的美善,只能看到自己的可怜、自卑。

我为什么要寻找、认识神呢?是因为我看到一些基督徒的生命很不一样,很特别,很美丽,说不出来是什么,但我就很向往他们的生命,想活出那样的生命,是有能力、有爱的。

在孤儿院看不到爱吗?并不是。孤儿院里也有很多爱心人士,他们很有爱心,做很多好事,关心我们的需要,给我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这些爱心人士与基督徒还是不一样,基督徒身上就是有一种不一样的特质。后面我就慢慢认识到,唯有真正追求神认识神的人,才有这样的能力去爱人,才有这样的生命,神的美善透过他们吸引着我。

在孤儿院常常看到死亡,我就会想很多: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死后又去哪里呢?问孤儿院的阿姨,她们就会说,人死了就变成猫,变成狗。我就想,那应该这个世界动物会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少啊,因为天天都看到有人死去。我就追问阿姨:那这样的话,到时候世界上岂不是就没有人了?她也说不清楚:哎呀,跟你开玩笑啦,有人的。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我继续寻找着答案。刚好神就借着爱他的人来到孤儿院,让我有机会听闻他的名。我就像寻珠比喻里的那个人,遇到了好珠子。

-2-

变卖一切

有的人看到了这颗好珠子,可能不一定想要得到。别人的生命很好,就欣赏一下,但不一定想要。但是我是很想要的,很想有这样的生命,就像寻珠的那个人,想得着那颗珠子,得着更好的生命。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跟神祷告,希望神给我一个机会读书,想读书是希望能看懂圣经。在孤儿院里是没有机会读书的,而当时的学校也不接收残疾人(当时没现在这么开放,现在就可以进入学校读书,只要你头脑是正常的,残疾人都可以读书)。那时我心里就有这样一个渴望。

那是不是我求了,每天跟神求,神就回应呢?可能有的人跟神求一件事情,求两三天,没有回应,就放弃了。但我没有,我一直在祷告求神,当时我大概九、十岁,到十多年后才看到神的回应。那时我已经20岁了。

那个学校是一个爱主的人开办的,专门给那些没有机会读书的人去读书。对我来说,20岁才出来读书,太晚了。因为读书肯定要从零开始,先读小学,读完六年小学还要读初中,才可以明白圣经。当时我在想,如果读完小学再读初中,我就差不多30岁了,30岁才出去社会工作,还像个小白一样,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从头学。所以就觉得好晚了。

当时孤儿院对于出去读书的人有一个规定,如果出去读书,就不可以再回去,等于说之后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我想离开,是不是因为孤儿院的阿姨对我不好呢?不是的,反而我在那里过得很好,阿姨们都很爱我,因为她们觉得我能干,像大姐大,可以给她们帮忙。她们舍不得我离开,她们说:“你不要出去啦,外面很危险的。出去你要面临很多问题,吃啊、住啊都要自己解决,你又是残疾人,又没有家人,你有想过这些吗?以为生活就这么简单嘛?”

怎么可能不想呢?其实当时我也害怕也担心。出去生活的话,样样都需要钱,坐公交车也需要钱,国家那时候还没有政策给到残疾人有什么补贴或优惠,什么都要靠自己挣钱。而在孤儿院,孤儿院是包吃包住,一直包到老,什么都不用担心。

希伯来书11章1节: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当时有人分享圣经给我听,因为我会问他们问题,我问,他们就会给我解答。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说到亚伯拉罕的故事。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本族本乡,去到神所应许的地方。我看到他的生命有一个特点,就是神没有对他说“亚伯拉罕你出来吧,我带你去某某地方”,亚伯拉罕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就收拾东西、拖家带口出去了。不像我,孤身一个,很简单,自己出来就行。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的信心非常大,对神非常信任,哪怕看不见将来的事情,也不疑惑。

我就想到我自己。比起亚伯拉罕,我这个算什么呢?要离开孤儿院都犹疑不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还知道去哪里,我就害怕吗?我问自己:神都回应了你的祷告,让你有机会出去读书,你说你要追求神,却连一点点的害怕都跨不过,如果这一步都走不出来,那要怎么去追求神呢?

雅各书1章6节:

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

我的性格是,在事情还不确定、没有把握的时候,我是不敢去做的。而相信神,不是在我有把握了才去做,在没有把握的时候,你愿不愿意相信他呢?这是我要学习的。对于将来的事情,走出去怎么生活,我没有把握,我只有相信神,让他来带领我。如果我总是想啊想啊,对神一点信心都没有,像这里说的,有很多疑惑,那么阿姨说一句“不安全的哦,挺危险的哦,不要出去了,你老了或是病了,谁来照顾你?谁来养你?”我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开始动摇了。阿姨确实是为我好,她说的也没错,也是事实。亚伯拉罕的宝贵之处在于他对神的信心,就像这里说的,一点不疑惑,神叫他走他就走,所以我也要效法亚伯拉罕的信心,神既然回应我了,那我就打包,去那个学校吧。读完书,该找工作就找工作吧。我就跟神说:“神啊,既然你给了我这个机会读书,那你就带我继续往前走吧。”很感恩,当时恰好有人分享亚伯拉罕的故事给我听,那个人是谁我都忘记了,但亚伯拉罕的信心留在我心里,我才勇敢地走出这一步。

寻宝的比喻里面让我最感动的就是那个人,寻到了,就去追求,变卖一切所有,去买那颗珠子。我有没有这个眼光呢?追求神值不值得我全部投入进去,变卖一切?变卖一切,对于我来说,就是我在孤儿院的安全感,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铁饭碗。像寻宝的这个人一样,我知道了,寻到了,就去变卖一切。

-3-

学习信靠神

相信神就是信得过神。既然神你带我出来,我相信你不会让我饿死的,未来的事情就交托给你,我不去担忧。那时候我刚刚认识神,也没有机会学习圣经,只是人家跟我说多少,我就学多少。我当时有个意念就是,既然神你是存在的,那我就向你祷告祈求,求你让我经历到你。当我这样去求的时候,神真的让我经历到他。

当时在那个学校,我是年龄最大的,大的就不可能呆那么长时间,也没必要,于是我用三年时间读完了小学。之后,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做衣服。学习缝纫是需要用公式计算的,而在我最怕的科目就是数学,一看到数字我就头大,好多东西不明白。我就安静去求神:神啊,求你打开我的眼我的耳,叫我能明白教裁缝的老师所说的,所教的。然后,神真的打开了我的眼睛耳朵,我能明白老师所讲的,很快就领悟要计算的是什么。我那些学裁缝的同学,来了很久都没有学会,有的来了几年都学不会,只好留级继续学。而我很快就学完毕业了。

接下来就到了找工作的环节。找工作时我也害怕,因为当时很多雇主不愿意招残疾人,怕万一出了事,麻烦大(上面照片上的就是我:我的脊椎畸形,s形,身高只有1.1米,走路两条腿不平衡)。我就跟神说:“神啊,找工作也难哦,做裁缝,衣车那么高,我这么矮,怎么能踩到?会有人愿意招我做工吗?”因为我个头矮小,平时很多人看到我都来不及避开。很感恩的是,当我学完裁缝,就有一个人来找我,问我要不要去他那里工作。那个人也是信主的,开办了一个叫“孤儿之家”的机构,是帮一些被遗弃的小孩找收养家庭,也算是一个慈善机构。他邀请我去他那里工作,我就去了。去了那里,才知道他们不仅仅是做衣服,是什么都做,有什么需要,就做什么。印象中最有挑战的活就是做康复用品,康复辅助类的东西,有用来固定手臂的,有用来固定腰的,需要把铁片或铁板放进海绵里,做出合适的形状,再缝起来。当时那个主管问我,这个可以缝吗?他没有任何样板给我看,只是画了一个样子给我,问这个可以做吗?我当时愣住了,只是画一个样子,没有样板,我怎么做?不像做衣服,衣服还有尺寸可言。他说,你看看这个人,怎么固定他才好,怎么给他更好的康复。当他给我任务时,我就祷告,求神给我智慧可以做出来。结果神真的帮助我做了出来。做出来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惊讶。我的同事问我:“你怎么想出来的?怎么做出来的?又没有样板给你,这么难搞的东西你都搞得出来!”我说:“我也不知道,神带领我做出来的。“我就这样回应她们。这是事实,因为都不像是我的手能做出来的,是神的智慧,借着我的手做出来。同事都笑笑说“你也太迷信了吧!” 虽然我们的老板是信主的,但里面的工作人员不都是信主的。每一次做出一个东西来,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凭我自己做不出来的东西,神借着我的手做了出来。

后来我离职,有同事请我帮忙做一套以前做过的康复用品,当时离职也一两年,叫我重新做一套相同的康复用品,我跟她说我做不出来了。这是真话,因为当初是神给我智慧和能力,不是我靠自己能做出来的。

这些经历都让我体会到,神是很真实的。虽然那时候我并不是很认识他,但是他并不苛刻,当我想要认真追求他时,他就慷慨回应我,让我知道他是真实的。 

当我变卖我的安全感的时候,我经历到神的丰盛。神让我看到,这份工作不是我自己去找的,而是神特别派一个人来找我,给我工作,照顾我。这背后都是神在供应我的需要,他看到我需要这份工作。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感恩那里包吃包住。我的同事常常很惊讶地问我:“你怎么可能存钱的?工资比我还低,还有钱借给我?“我说我也不知道。当时我们的工资是发到银行卡上的,我们工作的那个地方在一座山上,离公交车站很远,走路来回要上坡下坡,对我来说蛮辛苦的,所以我一个星期才出去采购一次,可能使我比较少有机会出去花钱。虽然我工资不高,但是看到神很恩待我,常常给我喜乐。神供应我的生活,并且我还有可以给出去的。

-4-

神的保守与看顾

早些年,我的身体很不好,脚痛起来的话,自己不能翻身,不能坐,只能躺着,几乎每年都要进一次医院。有一年,脚里面一直在出血,整个脚肿得像快要爆炸的球,痛得我几乎想把腿锯掉,但医生始终都没找到出血点在哪里,因为我的身体特殊,又不能动手术,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案。那一次在医院住院了一个月,最后医院甚至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老师见到这个情况,就让我写遗书。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只有三十多岁就要写遗书,这是从来没想过的。但在写遗书的过程中,我又看到原来自己蛮多家产的,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我还能积存这么多的财产,顿时又觉得很感恩。另外我也在想:如果我的生命真的就到此结束,我在神里面有财产吗?自己当时还在追求神的过程中,好像还没开始积攒天国的财产呢。

-5-

专一寻珠

路加福音9章62节: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耶稣为什么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耶稣并不是责备这个人没有犁地,而是责备他犁地的时候不专一,总是向后看。我知道跟从神如果不专一,总是向后看,就很容易被别人的话左右,影响自己,以至于不能做正确选择。我能够坚持到现在,我想是因为我一直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就是专一在神里面去追求,就像犁地,一条直线往前走,确定了是对的方向,就坚定走下去。

-6-

看见与学习

在寻找珍珠的比喻里面,珍珠代表了主耶稣的生命,在经年累月的受苦中锻炼和忍耐,活出神的性情。而我自己的生命,在寻找珍珠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看见和学习。

刚来参加小组学习时,我的心里有很多石头,很固执,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有一次我们多人出行去外省,老师知道我是第一次去外省,特意提醒我要记得带证件。我当时很不在意,也不耐烦,直接回复老师“知道了知道了”。出发前,老师又特意问我带证件没有,我再一次不耐烦地说“带了带了”,并没有查看。直到后来在中转地的火车站,找不到证件,导致所有人等我一个人,最后是拜托在家的朋友帮忙找到,并且用最快的快递寄给我,结果是我没有赶上那趟行程,大部队只好先走,老师为了留下来陪我而选择改签。这件事让我看到我自己的过分自信,不愿听老师的提醒。这样一个不愿听劝的人,神的话语怎能在我的生命中产生功效呢?就好像撒种的比喻里面那撒在石头地里的种子,长得很快却也枯干得很快,因为里面有很多石头阻挡,没法往下扎根。在我身上,这些石头就是我的骄傲。

还有一次,我跟两位姐妹去买菜,我开着三轮摩托车,两位姐妹坐在后面车厢。中途我开上一条小路,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斜坡。姐妹们叫我不要开上去了,坡太陡了危险,而我却不听,一意孤行,直接开上去,最后差点连人带车翻车,吓出我一身冷汗。如果不是神的怜悯,后果不堪设想,不单单我自己可能丢了命,还有两位姐妹的性命也可能在我手上丢了。

从这两件事情里,我看到自己不听带来的后果,不听是很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不但祸害自己,也影响身边的人。自己必须要学习柔软、谦卑,有能听的耳朵。

有一年因为脚痛我又住进了医院,自己动不了,也翻不了身,需要人照顾。一开始我不想让人看到我的软弱,也不愿别人帮我擦身。在这个过程中神让我学习放下自己,我是一个习惯帮助别人、但不习惯接受别人帮助的人,这其实也是一种骄傲。神也让我学习感恩,感谢姐妹不嫌弃我,还这样贴身服侍我。

借着一件又一件事情,神都在不断改变我硬如顽石的心,让我学习愿意被提醒、被塑造,以主耶稣美好的生命为榜样,被他吸引,并且坚定地跟随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