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马可
导读:
神的心意是要我们与罪断绝。而要解决罪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习受苦、练习受苦、甚至习惯受苦,因为试探的目的就是要引诱我们逃避受苦。当我们真的将“为主受苦的心志”运用出来,我们就能克制一切情欲,使罪在我们的生命中消失。
在上一篇中,我们从彼得前书4章1-2节得知为主受苦的心志是属灵战争中致胜的必杀技;有了这兵器,我们才能胜过罪和情欲的诱惑,在世上按着神的旨意生活。 每个基督徒都必须要有为主受苦的心志,这关系到属灵生命的存亡。 01 立定心志为主受苦 关于基督徒的心志,我们看看保罗所写的书信:
罗马书8:35-37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
想想保罗所说的话,是谁或是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是上述的那些患难、困苦、逼迫、饥饿……吗?然而,保罗说到,在以上的这一切事上,我们可以得胜有余。
你有没有这样的心志呢?以致当这些事发生的时候,你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我可以胜过这些考验!靠着爱我的主,靠着神加添给我的能力,在这一切的事上,我已经预备好了。我不会退缩,不会犹豫,我愿意接受、经历所有的患难、困苦、逼迫、饥饿、危险和终日被杀。” 你有没有预备这样的心志?如果没有的话,千万别想成为基督徒,因为你只会是一个假基督徒。 02 肉身受苦的人与罪断绝 我们再看看彼得前书经文中说到的另一件事。
彼得前书4:1-2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你们存这样的心,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 ”
前面我们说到,我们遵行神的旨意在世上度余下的光阴(彼得前书4:2)。是否遵行神的旨意,就是看当我们作出选择的时候,究竟选择走神的道路还是世界的路;会屈服妥协,还是会继续坚持,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有为主受苦的心志。 遵行神的旨意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个层面是你在个别的事件、个别的决定上选择跟从神的心意而行;另一个层面是你在整个人生中都去遵行神的心意。 例如神的心意是要我们成为圣洁,这不是个别的事件,而是要我们在整个人生每天的生活中成为圣洁。这也是彼得前书4章第1节所说的“与罪断绝”和第2节所讲的“不从人的情欲”,即抗拒人的情欲以致能够与罪断绝。 我希望你用一点时间想象一下你自己能够克制一切的情欲,能够使罪在你的生命中消失,这是何等的境界! 你有没有想象过在你的生命中会有这样的日子呢?可以让罪在你的生命中消失,对于很多基督徒而言,这件事根本没有可能发生。 所以你就知道“为主受苦的心志”是何等重要,有何等大的能力!当你真的运用出来,便能够使罪在你的生命中消失,你可以持续长期不犯罪,不跌在试探里。
你想成为这样的基督徒吗?还是想不停地犯罪、悔改、立志、犯罪、悔改、立志……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转圈? 你有没有想过,作为一个基督徒,一个有新生命的人,你是应该脱离罪恶,应该使罪在你的生命中消失的? 事实上,不知道有多少基督徒被困在肉体的情欲里,在各种各样的情绪、欲念当中不能自拔,以致不能有一颗坦然无惧的心来到神面前。 如果你问他:“你觉得神会听你祈祷吗?”他无法回答,因为他没有一个得胜的生命。当你有一个得胜的生命的时候,你便知道神会听你的祷告你有把握,因为你的生命是按着神的旨意生活所以,要达到与罪断绝的状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怎样才能有“为主受苦的心志”这个武器呢?经文说到“在肉身受过苦的人就可以与罪断绝”,就是说你要有这个心志,也要运用这个心志,以致你在生活中可以接受苦难的锻炼。肉身必须受过苦;若你没有受过苦,当然不能脱离罪。 03 试探的目的和运作
怎样能受苦呢?今天我要很实际地对你说清楚,怎样可以在我们的生命中锻炼、经历受苦,以致罪可以消失。
要明白这一方面,我们要看另一节经文:
希伯来书2:18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
“他”是指主耶稣。这里说到两件事:被试探犯罪和受苦。经文提到主耶稣是被试探而受苦,他在被试探的时候受过苦。 03-1 拒绝试探而受苦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是你需要去理解、需要去问的:“被试探而受苦”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被试探的时候,他是在受苦。我们要知道怎样能够锻炼受苦的心志,要先明白受试探的时候为什么会受苦。 有什么试探呢?例如你放学或下班回到家已经非常疲倦了,躺在沙发上受试探在闲懒,正好晚间黄金时段的电视剧开始播放……那会是受苦吗? 或者很多人现在不喜欢看电视了,他们一回到家就上网,到社交网站留言,看看有什么新信息、新潮流,甚至浏览色情网页……这是受苦吗?一点也不苦,反而很爽! 当你看到某大酒店自助餐五折,试探就出来了。受苦?怎么会?马上就想约朋友一起开怀吃喝了。 每当苹果有新手机发布,试探也随之而来。 受试探怎么会受苦呢?不会的。试探本身不会构成受苦,是你在受试探时,拒绝这试探才会受苦。
所以,经文说当主耶稣被试探时,他受过苦,是指他在受试探的时候拒绝了这个试探,以致他可以帮助那些受试探的人也去拒绝试探。你拒绝试探才会受苦。若你曾试过拒绝试探,就会明白。 每个人面对的试探不同,如果出现的试探不合你胃口当然是无所谓的,例如一台最新发布的苹果手机对我就没有任何吸引力;但如果合你胃口,要你说“不”就很痛苦了。 如果你很喜欢看足球比赛,什么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意大利甲组足球联赛……你的朋友们正兴奋地观看比赛,而你却要拒绝试探。于是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你便如坐针毡、茶饭不思、心里忐忑不安:哪一队会先踢入第一球呢?哪一队会胜出呢?你就是在受苦。 03-2 试探的目的是引诱人逃避受苦 今天我要帮你剖析属灵争战和试探是怎么一回事。 你知道什么是试探吗?试探的目的是什么? 试探的目的就是引诱你逃避受苦。只要接受、顺从了试探,你立刻就不用受苦了,肉体实时得到释放:坐在电视机前看到进球的那一刻兴奋莫名;立即使用自助餐的五折优惠,从沙拉、海鲜冷盘一直吃到到雪糕甜品……哪里还要受苦? 若你是一个不愿意受苦的人,面对试探的第一刻就会说:好,我来了!立即就屈服了。逃避受苦,异常爽快,舒畅开怀。当你顺从试探,立刻就不用受苦,肉体立刻就舒服了。
所以,试探关乎一个问题:你选择受苦,还是逃避受苦? 如果你不习惯受苦的话,你将没有能力对抗试探。试探来到,你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兵败如山倒,没有兵器去抵挡,不能对抗,立刻跌入罪中。 为什么不能解决罪的问题,翻来覆去屡次跌在罪里?因为你根本没有打算受苦,又怎能脱离罪呢?能够抗拒不犯罪,不落入试探,肉身必会受苦;否则顺从试探,你的肉身就舒服了。 03-3 耶稣与忧患为伍 所以,要解决罪的问题,你必须学习受苦、练习受苦、甚至习惯受苦!以赛亚书有一节非常著名的经文,是形容主耶稣的。 耶稣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中文和合本圣经中用了八个字去形容,“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以赛亚书53:3)! 如果你是个基督徒,你要记着你所跟随的主人是“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的。若你要跟随他,你估计自己的生命会是怎样的呢?大鱼大肉,喜乐连年吗? 这节经文的英文是“a man of sorrows”,主耶稣的一生充满着痛苦,“and acquainted with grief”。 “Acquainted”是“acquaint”这个字的动词。“acquaint”的意思是“你相熟的朋友”。“Acquainted with grief”即“惯常与痛苦和忧伤为伍”,就是说你与痛苦、忧伤做朋友。 主耶稣就是这样的人,他抵抗试探的能力非常高,他习惯了与忧伤为伍,一生之中充满了各样的痛苦,试探的力量对他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他已经习惯了。 正因为主耶稣拒绝试探而受苦,他能够帮助我们,也能带领我们抗拒试探,使我们能走他走过的路,跟着他的脚踪行。 03-4 试探可锻炼我们 我们要操练受苦的能力,使我们在受苦中得以持久。怎样操练呢,用针刺自己的身体吗? 有些人会这样做,有些宗教就是如此行的。在马来西亚也有人这样做:他们赤脚在布满针或钉子的板上行走,或者用针穿过自己的面颊,使自己血流满面;还有人用钩子钩在背上,再拖着石块行走…… 是不是这样做就可以了呢?不需要!绝对有足够的机会让大家锻炼受苦。 要对抗试探必须要有受苦的心志,而练受苦的心志只要对抗试探就已经完全足够! 你不会缺少锻炼受苦的机会,因为每一天都有试探,即使你安坐家中,试探也会主动上门找你。若你能利用每一次机会去锻炼受苦的话,你会很强壮,就好像每天都在做属灵上的健身一样。
试探是我们的仇敌,但敌人也可以用来锻炼我们的战斗力。如果李宗伟(马来西亚首席羽毛球运动员)没有林丹(中国奥运金牌羽毛球运动员) 作为对手,他怎能得到锻炼,得以成长呢? 要有强劲的对手才能得以锻炼。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原则:“神为什么容许魔鬼试探我们呢?跟一个实力悬殊的对手较量怎么会是锻炼呢?” 从他们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的梦想是要过一个舒舒服服的人生;他们完全不明白没有魔鬼、没有试探就绝不能让人得到锻炼,获得受苦的心志。 舒舒服服的我们怎样去成长,怎样变得刚强呢?所以,在神的智慧里,仇敌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锻炼我们,熬炼我们,让我们能有忍受痛苦的耐力。 04 对付罪需斩草除根 我再向大家介绍一项必杀技,怎样可以在对抗试探中练习受苦呢? 我们看马太福音5章27-30节,主耶稣说:
马太福音5:27-30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教训,对吗?要把眼睛剜出来!虽然你有两只眼睛,但你不会认为剜一只出来也不要紧吧,因为还有另外一只? 曾经有一则新闻报导:有位小朋友两只眼睛同时被剜了出来!真是难以想象,太可怕了。别说两只,一只就已经不得了了。 这段经文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震惊的:把眼睛剜出来,又把手砍下来,是十分可怕的情况。我们震惊到一个地步,甚至没有了解一下当中究竟有什么意思。 主耶稣用这样的图画去表达,绝对不是叫你在肉身上自残。这个比喻要告诉我们三个要点: 1、需要有决心去对付罪,甚至愿意失去你百体中的一体。失去了一只眼,一只手,当然要有一个很大的决心;加上这样会有很大的后遗症,做起事来会有很大的不便。 2、抗拒对付罪是要付代价的,你愿意吗?所付的代价就是要受苦,愿意接受一切的损失。 3对罪要斩草除根。若你的右眼叫你跌倒,不是掩盖右眼便能解决问题,但剜了它就可以了!斩草除根是非常重要的。今天也会集中讲这个原则。 05 对付罪的根源:防止私欲成胎 对付罪必须要斩草除根!很多时候我们对付罪的方法就是定规矩、设规条。 若眼睛叫你犯罪,如浏览色情网页或信息,我们的处理手法就是划一条界线,我只要留在“安全区域”不过界就行了。 你划一条界线的意思就是设立规条,就是说你打算以规条去跟肉体和情欲争战。请告诉我,你最终的胜负如何?必定是输! 保罗在歌罗西书说到,一切的规条、律例对付邪情私欲上都是毫无功效的(歌罗西书2:20-23),必定会输!可惜很多人仍然这样做。 主耶稣用这个比喻让我们看见:对付罪不要设立规条,而要斩草除根!
邪情私欲的根在哪里?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5章19节说:“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 这一切的恶事都是从心里头出来的。所以,要处理“根”,很明显就是要处理你里面的问题,而不是在外面设一条界线,在行为上禁止做这件事情就可以了。 外在行为上的禁制是毫无功效的,因为春风吹又生,你会不停禁了又犯,犯了又禁,被罪的根缠绕,一生纠缠,不能脱离!所以一定要在“根”这方面着手处理。 因为时间的缘故,今天我就讲到这里。 彼得前书4章1-2节告诉我们,神的心意是要我们成为圣洁;而只有在肉身受过苦的人才能够抗拒人的情欲以致可以与罪断绝。 要解决罪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习受苦、练习受苦、甚至像主耶稣那样习惯受苦。试探是可以锻炼人的,只要去对抗试探就能操练受苦的心志。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27-30节告诉我们,对付罪要有决心,要愿意受苦,要斩草除根——对付罪不要设立规条,而要从根源、从我们的心开始处理罪的问题。 在下一篇中,我会详细说明如何从根源去对付罪,以致我们真的可以与罪断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