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世人都追求成为刚强、勇敢、有能力,因为这个世界的信念就是适者生存,胜者为王。你必须刚强才能够当领导、治理别人。温柔这种素质对世人来说其实是弱者的表现,一个温柔的人肯定要面对人家的欺压和羞辱。使徒雅各却用温柔来形容属天的智慧,为什么呢?你喜欢温柔这种素质吗?
01
回顾:不要多人做师傅
让我们一起来到主的面前去思想他的话语。求主透过雅各书的内容来帮助我们更加地明白他的心意。明白神的旨意是非常的重要,只有当我们正确地明白神的旨意时,我们才知道如何行在神的旨意中。当我们明白神的旨意又去遵行时,我们就是一个有福的人了。这也是我们查考雅各书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一个有福的人。
今天我们会一起来看雅各书3章13-18节。
雅各书 3:13-18
13 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
14 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
15 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
16 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17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
18 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你会留意到很多的圣经都将13-18节跟1-12节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段落。第1-12节的标题是“论舌头”,而第13-18的标题则是“论上头来的智慧”。
到底这两个段落彼此之间有些什么关系呢?雅各为什么从舌头的问题转而谈论上头的智慧呢?我希望透过上一次的查考,大家已经明白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在这里简单地重温上一次我们所谈及的内容。
在上一次的雅各书查考里,我们看了雅各书3章1-2节。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使徒雅各劝我们不要追求当师傅呢?
从雅各书3章1节里,我们看到教会里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有很多的人争着要当师傅。
这些人正是雅各在第2章所针对的听道不行道的基督徒。他们认为自己有丰富的圣经知识,也有出众的口才,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配得当众人的师傅。但是他们却不明白生命的素质才是做师傅的首要条件。
雅各当时所要面对正是这个问题,所以他劝勉弟兄们不要争先恐后地要当别人的师傅。
02
真正的智慧:
口才学识?生命素质?
当你能够掌握这一个要点的时候,你就能够看清楚雅各书3章1-12节跟13-18节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从13-18节开始,雅各突然间谈到智慧和见识呢?因为圣经所说的知识跟世俗所理解的知识是全然不同的。
世界所说的知识就是学问,才华,学历,能言善辩等等。对世人来说,学问越高的人,当领导的机会也就越大。
对圣经而言,真正的智慧是指属灵生命的素质。那些生命越像耶稣基督的人,他们就是教会信徒们的榜样,他们自然也会成为教会的牧者。
所以在雅各书1章5节,雅各一开始就鼓励我们求智慧,他所指的智慧,就是指生命的素质,属灵生命的成长。
这个生命的素质是怎么来的呢?是透过听道行道而来的。是透过听神的话语,遵行神的话语而得到祝福。
所以一个有属灵生命素质的人,也肯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因为他透过遵行神的话语,他明白主的心意,也能够向人家解释圣经的道理,传达神的旨意。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生命能够成为众人的榜样。
所以雅各在3章13-18节就刻意地提醒我们:神要看的智慧不是头脑的知识和学问,而是我们生命素质。这才是圣经所指的智慧。有这一种智慧的人才有资格当师傅。如果我们真的想侍奉主,当属灵的师傅,我们必须先追求属灵生命的成长,生命不断被神改变。
03
以生命为榜样,带领神的教会
让我们一起来读彼得前书5章1-4节。
彼得前书 5:1-4
1 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
2 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
3 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
4 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我们绝对不能够用世俗的方式在教会里侍奉,世界强调的是学问、才干和口才,但是在教会里,神所看的首先是我们的生命素质。
04
两种智慧的对比
你会留意到我不断地强调雅各所说的“智慧”是指属灵的生命素质,我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
雅各书 3:13-18
13 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
14 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
15 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
16 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17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
18 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这一点我们在13-18节就可以看到。
如果你想当神的仆人,当众人的师傅,当教会的领导,这个志向本身是好的。但首先你必须追求属天的智慧,“属天的智慧”是当师傅的首要条件。
在13-18节里我们可以看到,雅各在比较两种的智慧(查经原则),一种是从上头来的智慧,另一种是属地,属情欲,属鬼魔的。这两种智慧的区别在哪里?
第13-14节告诉我们,这两者有内在和外在的区别。属天的智慧的内在特征是温柔,而属地的智慧的内在特征就是苦毒。两者的本质既然是完全相反,它们的果效、它们所结出来的果子也是全然不同的。
在第17-18节告诉我们,属天的智慧所结出来的果子可以以和平(和睦)作为它的特征;而属地的智慧所结出来的果子是嫉妒和纷争,这一点我们可以在14和16节看到。
05
属天的智慧——基督的温柔
让我们先来看一属天智慧的特征。在第13节,使徒雅各用温柔来形容属天的智慧。为什么他用温柔来形容属天的智慧呢?你们喜欢温柔这种的素质吗?
世人都追求要成为刚强,勇敢,有能力,因为这个世界的信念就是适者生存,胜者为王。如果你想当一个领导,你必须成为刚强才能够治理别人。这就是世界挑选领导的宗旨。很不幸的是,教会也采纳了世界的运作方式,我们也要求教会的领导具备世人所景仰的刚强、能力和智慧。
温柔这种素质对世人来说其实是弱者的表现。一个温柔的人肯定不能在今天的社会生存,他肯定要面对人家的欺压和羞辱。
为什么雅各在这里却强调温柔呢?雅各在这里所指的温柔当然不是指人的那种温柔,他所指的温柔其实是指主耶稣的性情。
让我们一起打开马太福音21章5节。
这里说到虽然主耶稣是万王之王,但是他的性情却是温柔的。让我们也来一起读马太福音11章29节。
主耶稣说,他的心是柔和谦卑的。他也特别地鼓励我们去学习和效法他的柔和谦卑。
所以第一点我们看到有关温柔的是:雅各所说的温柔是指主耶稣的性情。如果我们真的是从神而生,我们也必须彰显主耶稣生命的性情,就是温柔。
06
效法主耶稣的温柔
我们从马太福音11章29节看到有关温柔的第二点就是,主特别地要求我们要追求这一种像他的生命素质。
为什么效法主耶稣的温柔是那么重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彼得前书3章4节。
这里说到一个圣洁的妇人是有一个温柔和安静的心。这里的前提是说到一个做妻子的有一个不信主的丈夫,而使徒彼得就劝那些做妻子的要以一个温柔安静的心去感化那些不信主的丈夫。
使徒彼得并没有叫做妻子的向丈夫传讲圣经的道理,而是以温柔的心去感化他们。什么是温柔的心呢?
我们可以继续看彼得前书3章15节。
15节说到如果有人因为你是一个基督徒而威吓你,使徒彼得告诉我们,我们要以一个温柔敬畏的心回答他们。什么是一个温柔敬畏的心呢?
其实这里所指的温柔和敬畏当然是指我们对神的态度。因为我们对神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对待别人。
每当我们遇到有人因着信仰的缘故抵挡、仇视我们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会用人的智慧去回应对方,我们会跟对方争辩,甚至借用圣经和公义的名誉去教训那些抵挡我们的人。但是圣经却提醒我们,要以温柔的心去待他们。
为什么温柔是那么重要呢?因为一个温柔的心首先就是一个完全顺服神的心。让神首先在我们心里面工作,透过我们的生命来成就他的旨意。
所以当主耶稣说他是柔和谦卑,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他对天父是完全地顺服。正因为他对天父是完全地顺服,天父就能够透过他去成就这个救恩的计划。
同样地,在彼得前书里,使徒彼得要我们用一个温柔的心,去对待我们不信主的家人和那些敌对我们的人。他想说的是:我们必须要顺服在神的带领底下,让他透过我们来成就他救恩的工作。我们千万不要以人的智慧来去成就神的旨意。
让我们一起来看提摩太后书2章24-25节。
提摩太后书 2:24-25
24 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
25 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这里告诉我们不要跟那些抵挡我们的人起争竞,反而要用温柔的心去对待他们,这样,或许神能透过我们去拯救那些抵挡我们的人。使徒保罗给予我们的忠告跟使徒彼得所说的话是一样的。
07
如果只有热心,没有温柔的心……
记得在我刚信主不久,我对传福音是非常的热心,我经常主动地在校园里向陌生的同学传福音。
在传福音的过程中,我经常跟人家起争辩。即使是遇到信主的人,我也喜欢跟他们辩论一些圣经的不同的观点,这一方面,我是非常地热心和积极。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为基督的福音而争辩。
但是我留意到这种争辩从来没有带来好的果效,反而使到我跟同学之间的关系都非常不好。后来,主让我看到传福音不是以人的智慧、方法去跟人家争辩,而是透过顺服主,让主借着我们的生命去向人家引证主的真实。
我发觉到这个温柔的心是非常难学的,你必须完全放下自己的意思,顺服主的带领和他的旨意,让他完全地掌管我的心思意念,好让他能够透过我的生命去成就他的旨意。
有一位弟兄,他是非常热心要参与教会里的侍奉工作。教会的牧师看到他的热心,就将带领小组祷告会和带领诗歌敬拜的工作交了给他。
牧师非常器重这位弟兄,经常跟他一起商讨教会里的工作。这位弟兄也非常忠心地在他的岗位上侍奉。每一次在带领小组祷告会之前,他都会将自己读经所得到的心得写下来,然后跟参加小组祷告会的弟兄姊妹们分享,借此来鼓励他们去亲近神。
有一天,那位牧师离开了教会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的教会侍奉。当牧师离开之后,教会里来了另外一位新的牧师,这位牧师并没有像以前那位牧师那样器重这位弟兄。他什么事情也不跟他商量。
这位弟兄心里就觉得不是味道,他觉得自己的劳苦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心里开始对那位牧师很不满,心里有很多的怨气,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但是自己却不能够克服心里头的不高兴。
有一天,当他正预备带领星期天的诗歌敬拜时,他无意中看见他自己所写的一篇读经心得。这篇读经心得的内容是取自历代志上25-29章,那里是说到大卫不能够实现他要为神建圣殿的愿望,因为神指定要所罗门来为他建圣殿。
这位弟兄看到他自己以前读了这段经文后所写的体会,他写道:当神将我们想做的工作委托给另外一个人来做时,求主帮助我们心里不要不满。
当他读到自己的领受时,他立刻就打电话给新上任的牧师承认自己的罪,也求他原谅。从此以后,他下定决心要以一颗温柔的心来按照神的安排来侍奉他。
透过这位弟兄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单单有热心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有一颗温柔的心来让神带领我们,好让神能够借着我们来成就他的旨意。如果我们只有热心却没有温柔的心,我们最终是想要成就自己的意思,而这种的果效最后就是造成教会之间的纷争和不和。
我发觉到有一个温柔的心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我们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意见,以致我们不能让神的旨意透过我们来成就。当我们不选择用属天的智慧来处理事情时,我们所得到的果效就正如雅各书3章14-16节所说的嫉妒、纷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下一次我们还会继续看雅各书3章13-18节。我们还要更清楚地去认识上头来的智慧和属地的智慧两者之间的区别。到底我们又如何才能够得到上头来的智慧呢?我们下一次才继续探讨这几个问题。